一流的營商環境既是生產力,更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日,蕪湖、銅陵兩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合肥、蚌埠、阜陽等地則是面向社會公開征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意見和建議;與此同時,安徽省組織開展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推動示范點改革探索、試點市創新應用、全省復制推廣。
“安徽版”條例已經對外公示
記者從安徽省司法廳了解到,《安徽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已經對外公示,7月15日前公眾可提意見建議。
草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將制定涉企不予處罰、不實施強制和從輕減輕處罰的清單。清理整頓、專項整治等一般不得采取普遍停產、停業的措施。同時,及時破解難點堵點,破解“準入不準營”,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除法定外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不得作為企業登記的前置條件。
草案征求意見稿還提出,要完善助企紓困機制,落實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規范金融服務、行業協會商會等收費,以及口岸、貨場、高速公路等收費和不合理罰款,減輕市場主體經營負擔。
同時,政府還將采取補償、減免等紓困救助措施,緩解普遍性生產經營困難,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紓困幫扶。
按照目前的考慮,今后,省政府還將組織開展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推動示范點改革探索、試點市創新應用、全省復制推廣。
蕪湖立法:為市場主體提供數據資源
7月1日起,《蕪湖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正式施行,為蕪湖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記者看到,在條例中,蕪湖提出探索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將一個行業準入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實現一證準營。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業環境領域,蕪湖提出不少契合蕪湖本地實際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其中,蕪湖市提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為市場主體提供數據資源服務。
《條例》還提及“住房市場體系”:“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人口、經濟發展水平,合理設置教育、醫療、養老和托幼等機構,健全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長三角等不少先發地區先后出臺了專門的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立法的實踐基礎和外部條件已經成熟。”蕪湖市政府辦“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監督科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蕪湖瞄準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堵點,出臺了如“1%工作法” “暢聊早餐會”“惠企政策網上超市”等一系列創新體制機制方面政策措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城市內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這些契合蕪湖實際、具有蕪湖特色,且切實有效的成熟經驗和有益探索,迫切需要上升到制度層面予以固化。
銅陵:將設立“企業家日”
記者梳理后發現,全省已有多地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銅陵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也將于7月1日起實施。記者看到,“采取設立企業家日等多種形式、營造企業家成長的人文環境”被寫入條例。
條例稱:應當建立約束懲戒機制,防范和治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違約拖欠市場主體賬款。
與此同時,銅陵市還提出:應當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引進、評價、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定、薪酬分配、醫療社保、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保障或者提供便利。
除銅陵、蕪湖以外,《淮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已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安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已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公開征求意見!合肥啟動立法程序!
近年來,合肥市深入貫徹實施國家和省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連續5年出臺《合肥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制定實施600多項改革舉措,營商環境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7月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征詢公眾對《合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時間自2023年7月5日起至8月3日止。
《條例(草案)》提出,在市場環境方面,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開發區管理機構應進一步簡化企業開辦手續和流程。推行“企業開辦一件事”集成辦理、一網通辦,實現企業登記注冊、公章刻制、申領發票和稅控設備、就業及參保登記、醫保登記、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銀行預約開戶等事項1個環節、1套材料、1個工作日辦結。探索推進企業設立智能審批,依托互聯網和自助終端設備,為申請人提供7×24小時不打烊服務。
同時,合肥市推行新設企業免費刻制五枚印章和辦理事項提供全流程免費郵寄服務,建立免費印章數量可選擇服務機制,全面實行向納稅人免費發放稅務UKey。探索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建立企業檔案“容e查”系統,并直接嵌入“皖事通”APP,為企業提供手機等智能移動終端方式網上綜合查詢服務。
此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企業登記時,應當告知企業需要辦理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并及時將有關企業登記注冊信息推送有關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不得以企業登記的經營范圍為由,限制其辦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編制經營范圍規范目錄,并根據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更新,為企業自主選擇經營范圍提供服務。探索推進“一業一證一碼”“證照聯辦”改革,逐步實現涉企證照“一網通辦、一照準營、一碼共享”。
在親商惠商方面,合肥市積極推行企業訴求“一口收辦”,依托“安徽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和訴求跟蹤督辦、限時辦結、閉環辦理。積極探索惠企政策兌現便利機制,不斷優化政策兌現流程,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申報、兌現“一站式、全流程”服務,推動各項助企政策、資金、項目精準直達企業。公平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在項目審批、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對本地企業和外來投資企業一視同仁。
蚌埠:共同參與立法!歡迎來提意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被列入蚌埠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立法計劃。7月4日上午,蚌埠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市營商和“工招園”辦公室、市司法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起草階段的《蚌埠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開征求意見。
《條例(草案)》共七章四十二條,包括總則、市場環境、產業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和附則。其中,市場環境包括市場準入和注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一站式服務和一照通改革,年度報告信息共享,公共資源交易、公用事業服務、誠信履約等方面;政務環境則包括政府內數據共享及利用,政務服務線上平臺,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行政許可清單及告知承諾制度,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審批,精簡辦稅,優化不動產登記,整合惠企政策,免審即享等方面。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在《條例》立法中,蚌埠市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當前短板弱項及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推動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優化流程、改進服務、提升效能。比如,針對“政策不好找、不好懂、不連續、不靈活、難落實”問題,規定市縣政府要不斷完善惠企服務政策兌現機制和平臺功能,推行“一口受理、免審即享、即時兌現”;針對“金融服務不解渴不給力,江浙能干的我們干不了”問題,規定市縣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服務機制,落實財政獎勵政策,強化政府基金扶持等。
立足蚌埠市情,將各領域正在實施的、在全省有一定比較優勢的改革舉措歸納總結后,固化為具有約束力的制度規范。比如,體現蚌埠在市場準入機制方面創新的“一照通”改革、搭建產學研用對接平臺的特色做法“蚌埠科技大市場”,在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異議處理和修復制度領域率先實施的行政處罰決定和信用修復告知書“兩書同送”等,都寫入了《條例(草案)》。
按照計劃,《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30天,截止到8月3日。企業或市民可以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市司法局立法科。與以往法規實施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不同,此次發布會“提前”到了立法征求意見環節。“營商環境說到底還是‘商’,優劣最終要市場主體的態度、市場經濟的發展成效說了算。這就要求制定法規時要廣泛聽取社會各方意見,以期提高立法質效。所以,立法征求意見環節召開新聞發布會,是將決策后的參與延伸到決策前,既是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也是提高關注度、知曉度、參與度的創新方式。”新聞發布會上,市司法局二級調研員李松介紹,這一做法在全省地市級還是首次,目的是廣納賢言、博采眾長。
阜陽: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6月29日至30日,阜陽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一次會議。
會議聽取審議了《阜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修改稿)》《阜陽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市人大代表參與預算審查監督工作的辦法》,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市政府關于全市“雙招雙引”及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合同履約情況、關于《阜陽市人大常委會對市人民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了有關人事任免事項。
會議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短板弱項,深化作風建設,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快《阜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步伐,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撐。要聚焦“防返貧”“惠民生”“現代化”,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進一步規范矯正銜接、監督管理、教育矯正、適應性幫扶等工作制度,推動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開展。要聚焦主導產業,加大政策宣傳,主動做好跟蹤對接服務,全面提升“雙招雙引”實效和水平。要全力支持人大代表參與對政府預算全口徑審查、全過程監管,守護好人民“錢袋子”。
信息來源:安徽總商會